| 微信 : Adelaidehelp 联系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开启辅助访问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华社记者走访发现:中国游客其实素质挺好(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小白免 发表于 23-2-2015 01:17:40 转发到朋友圈 删帖
    798 1

    本内容为网友发布信息,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新闻来源: 新华网


    15-2-22 15:05">昨天 15:05

    15-2-22 15:05">昨天 15:05
    中国游客在海外,如同中国的代言人,关乎中国人的集体形象。最近,新华社记者走访了新西兰旅游热门地区。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对中国游客的“差评”并非普遍现象。

    在新西兰南岛旅游热点福克斯冰川,经营汽车旅馆10年的彼得告诉记者,10年前,他的旅馆难觅中国人身影;如今,不论淡季旺季,中国游客订单是支撑他经营旅馆的主要动力。

    中国游客有无不文明行为?彼得耸耸肩说,中国游客与其他国家游客没太大差别,倒是有不少优点,例如不喝酒、不闹事。但中国游客语言交流比较困难,有时做饭油烟较大。

    在北岛汤加里罗国家公园附近的小镇奥哈库尼,经营火山徒步游和酒店的克里斯.格里芬告诉记者,中国游客与30年前的日本游客类似,有时会高声喧哗、疯狂抢购。格里芬认为,经过一段时间,中国游客也会像日本游客群体变化一样,成为钟情个性化旅游产品的“高质量”游客。

    走访中,记者也把中国游客在新西兰的负面新闻梳理后分成两类:第一类涉及聚众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现象,中国游客确需自省;第二类多与交通与入境有关,多数情有可原。

    随着中国游客数量增加,一些不文明行为集中见诸媒体,但“差评”也不应一刀切。记者注意到,一些“差评”主要针对大型旅游团。中国游客在增加的同时,差异化也越来越大,根据年龄、旅游方式等可细分为不同层次,不能一概而论。

    新西兰旅游局数据显示,中国游客“自由行”已占一半。这类游客语言沟通能力强,境外游经验丰富,多数选择酒庄之旅、农庄体验、教堂婚礼等个性化项目,而非传统跟团走马观花,个性化服务也减少了因服务不到位导致的不文明行为。

    关于第二类“差评”,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新西兰交通规则、驾车方位和路况与中国差异较大。自驾中国游客缺少实际行车经验,容易出现驾车越线等行为。不过,中国游客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并不比欧美或印度游客高。由于新西兰连接旅游景点的交通并不是十分便利,一些名胜一天只有一个班次大巴往返,不少游客“被迫自驾”,在不熟悉当地的情况下“仓促上阵”。

    在入境方面,新西兰严防外来物种侵入岛内生态环境,对于生鲜水果、植物及种子、生禽、肉蛋制品、蜂产品等禁入境产品审查严格,一些中国游客抵达新西兰后才了解相关规定,但又不愿舍弃,心存侥幸。因此,在语言不通、交流不畅的情况下甚至出现过中国老夫妇携带燕窝入境被遣返的情况。

    针对中国游客在交通和入境方面的问题,新西兰旅游部门也在不断努力,提供各种便利,如提供中文服务、引入银联卡交易系统、提示自驾安全等等。中国游客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不文明行为也在不断减少。

    BBS提醒: 请避免提前支付订金、押金等任何费用,请与对方当面沟通,确认资质并看清条款。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收藏收藏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woshiakuan 发表于 23-2-2015 11:47:42
    相当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其他网友还看了 ...

    登录发布 生活求助 搜索

    Copyright @ 2022 Adelaide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User Agreement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