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Adelaidehelp 联系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开启辅助访问
  • 区域置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留学] 华人留学生大量涌入 开始折磨美国了…(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大能猫 发表于 10-2-2015 02:16:33

      本篇内容为转载/翻译内容,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体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折磨美国的华人留学生(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郭英剑



      11月14日,美国著名的“国际教育学会”与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联合发布报告指出,在2010到2011学年度,美国大学招收的国际学生增加了5个百分点,人数达到723277人。其中,中国留学生的人数为157558人,比上一学年增加了23%,居在美国际留学生人数之首。报告特别指出,中国留学生在美读大学本科的人数增加了43%。而这样的变化,全美高校都感受到了。



      据报道,美国商务部指出,国际学生人数的增长对美国经济影响极为显著,他们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超过210亿美元。但事实上,国际学生带给美国的还远不止是经济的增长。



      中国留学生带来的难题



      11月3日,《美国高等教育纪事》刊登了与《纽约时报》的合作报道,是由这两家媒体的几位记者合写的长篇文章《中国难题》。该文后来又刊登在11月6日的《纽约时报》上。两家重要媒体联合报道一件事情,并且同时发表同一篇文章,这种现象并不多见。由此可以推断,两家媒体对此事持有同样的重视态度,同时也应该代表着他们对此事持有共同的看法和观点。



      该文首先以特拉华大学为例,说明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群体。在校园里,人们总可以看到一群群的中国留学生。而数据表明,在2007年,该校只有8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现如今,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517人!像特拉华大学一样,很多美国高校对录取中国留学生也是情有独钟,因为这些学生基本都来自中国的中产阶级,支付得起美国高校昂贵的学费。而中国留学生的到来,既可以使美国高校获得经济利益,也可以推动美国高校的多元化与国际化倾向。



      但中国留学生同样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甚至是难题,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



      第一,中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既听不懂,也说不出来。因此,很多留学生到美国后,是要先参加英语培训,在英语过关之后才能正常上课。而有些人的入学资格本身就是有附加条件的,即必须通过英语培训考试并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入学。但让美国人感到不解的是,很多学生经过一个暑期的培训,分数可能有了很大提高,但其真实的英文水平却依旧没有太大改变。据此,爱荷华州立大学招生委员会的帕克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是:“在他们看来,学习(英文)的目标就是通过考试。因此,他们是在学习考试,而不是在学习英语。”总体来看,中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听课有困难,更难以参与课堂讨论。



      第二,中国留学生没有看上去的那么优秀。所谓看上去,对比的是其当初的申请书以及所提交的相关材料,说的是中国留学生并不像书面材料所证明的那般优秀和出色。由此,引出了在中国特别是大城市极为发达的留学中介的话题。该文花了大量的篇幅、说出了种种事实后提出,很多中国留学生的申请书特别是个人陈述,都是由中介代笔的——当然,这是要付费的。这一点可以从一些个人陈述相近甚至是完全相同看得十分清楚,而很多中国留学生对此也并不避讳,坦然承认。比如,无论是申请书等材料上的说明,还是学生的分数,似乎都证明学生的英语水平很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就让美国大学在录取中国学生时,不得不下大力气去区分哪些是好的申请书,而哪些同时又是真实的申请书。



      第三,中国留学生在课堂上沉默寡言。除了可能是由于英语水平有限所造成的原因外,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大都不爱发言,几乎从不参与课堂讨论。在特拉华大学的一个中级会计学课上,最初有35位学生,其中17人来自中国。但在几周后,其他18位非中国学生中,走了15位。教师在谈到美国学生逃走的原因时说,他们都说这门课的课堂气氛太闷了。这位教师自认属于上世纪60年代的自由派人士,非常赞同校园的多元化,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课堂氛围确实太糟糕了。与中国留学生相比,美国学生在课堂上简直就是喋喋不休。当然,这一点似乎并非中国独有,在美国人看来,几乎亚裔学生都不善言谈,在课堂上更是少言寡语。即便面对老师的提问,亚裔学生也多以微笑或者极为简单的回答应付了事。这让很多美国师生感到困惑与不解。



      第四,中国留学生难以融入美国社会。这来自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中国留学生感到自己并未受到欢迎,甚至在课堂上提问都会受到漠视。但另一方面,美国师生对中国留学生的一些行为则颇为不解。在特拉华大学,英语学院的院长斯蒂文斯提出,由于两国国情不同,美国形象在中国并不太正面,而中国学生来到美国后,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人,却并不信任美国师生。他举例来说,新生到校是要求住校的,但有些中国留学生在交了住宿费后,还是在校外租了房子居住——这实际上违反了校规,但他们不愿意与美国学生合住。而且,在学校里,中国留学生也不怎么参加学院的志愿活动。在今年夏天的一次活动中,参加者约有400名学生,分别来自40个国家,但只有10个中国学生参加。而且中国学生总是不断地在调整自己所选的课程,他们不是听从顾问的建议去修自己应该修的课程,而是想方设法把自己调到可以和来自中国的学生一起上课。这同样让美国师生感到费解。



      第五,中国留学生的诚信问题最为严重。文章谈到,让美国高校感到头疼的地方很多,除了上述申请书由他人代写这种作假方式之外,还包括托福成绩作假,论文写作抄袭等。在特拉华大学,中国留学生的抄袭和剽窃几乎是首要问题。斯蒂文斯院长说,他记得曾经有一个学生把维基百科上的四个词条全都背诵了下来,在用得着的时候,就把它们默写下来加到文章当中。这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他认为,这应该是被教育误导所致。



      美国高校如何应对“中国难题”



      应该说,上述问题带给美国高校的冲击是巨大的,他们也在努力适应中国留学生的状况。从目前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上,大致可以看出有如下方法。



      首先,美国高校加大了对中国留学生材料的审查力度。



      其次,一些美国教授称,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中国学生的接受程度。比如,在考试时,要求学生把书籍放到教室的前面从而防止学生作弊。降低对课堂参与程度的要求,以保障外国学生的分数不会太低。过去会要求学生一学期作两到三个演讲,但现在只会要求作一个。



      再次,美国高校尽量事前提醒和加强教育。在今年9月份的入学情况介绍时,斯蒂文斯院长面对众多中国留学生给出的警示是:我们讲究的是原创,这就意味着我们决不作弊!你们都非常聪明,请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去写出自己的论文。



      从目前看,美国高校面对的首先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学生市场,其次才是留学生来到美国后所带来的“中国难题”。中国市场如此巨大,让他们难以割舍,而中国学生的优秀也让他们无法拒绝,就连哈佛大学也在2010~2011学年招收了大约40位中国留学生。但与此同时,美国高校也确确实实感到了中国留学生所带来的问题如此棘手和难以应对。以托福成绩造假为例,堪萨斯州立大学的路易斯先生就坦言,我身在美国,要我去发现一个国际学生的托福成绩是假的,这太难了。文章在最后说,对于像斯蒂文斯这样从事国际学生工作已经将近30年的人来说,中国留学生依旧像一个密码一样等着他去破解。



      而这,或许需要假以时日。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编译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AdelaideBBS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编译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收藏收藏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Steven 发表于 10-2-2015 12:55:07
      相当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xp10302011 发表于 8-3-2015 06:20:52
      说实话会被打的是吗!其实多数国产留学生是渣渣吗?是为高考落榜生的避难所吗?是二代托儿所吗?尤其高中与大学本科段的,但是过来读研究生甚至博士的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毯
      fukang333 发表于 9-4-2015 08:53: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其他网友还看了 ...

      登录发布 生活求助 搜索

      Copyright @ 2022 Adelaide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User Agreement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