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Adelaidehelp 联系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开启辅助访问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村老移民感叹:没有移民经历的人不能理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大能猫 发表于 5-4-2015 09:46:53 转发到朋友圈 删帖
    905 1

    本内容为网友发布信息,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导语:笔者是墨尔本老移民,在墨尔本生活了几十年。


    啊,墨尔本,我爱你,因为你已经变成我的第二个家乡;

    啊,墨尔本,我恨你,因为你曾经让我是那样的寂寞和彷徨;

    我的孩子在这里长大,我生活的故事在这里延长……

    重重地写下这几行字,对于一个没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人,是不能理解的。

    这些必须追溯到中国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底,八十年代初。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七十年代底,八十年代初刚刚成年的那一代人身上,有过几次的冲击。第一次是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高考后的前几届大学生在当时的中国被称为天之骄子,因为文革的断层,到处都缺少人才,这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显得非常吃香,竟然出现用人单位到高校为争夺一个成绩一般的大学生而撕破脸皮,恶语相向的现象。所以,刻苦学习在八十年代初期是成千上万家庭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因为人们认为书里自有黄金屋,书里自有颜如玉,读书好就有了铁饭碗。




    这第一次冲击使我们这些后来很多来到澳大利亚的年青人学习了英文基础,有了文凭,有了知识,同时也有了一定的见识,为我们日后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冲击就要属于出国潮了。

    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这段时间,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不断涌入,给我们这些文革后毕业的学生一个很好的了解世界的机会,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距离,出国留学(微博)成了当时很多年青人的梦想。

    当时出国留学的渠道有几种,一是国家教委(现在称教育部)从全国各地高校及科研单位选拔出国攻读学位人员,主要去欧美国家,费用国家全部资助,这几批人,数量不是很多,多数留在了国外,回国的也都卓有成就。接着除国家教委外,各部委,各省市都逐渐有了出国留学的渠道,从早期的高级访问学者,普通访问学者,到进修培训,参观访问,出国人数越来越多。

    另外一种就是由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刮起的出国语言学习风潮,其目的是到国外赚多一些钱,过好一点的日子。因为当时国内外的收入差别太大,水流成自然嘛。在这一风潮下,去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的人数很大。今天,居住在墨尔本的这些我的华人朋友,很多就属于这些情况留在了澳洲。

    无容置疑,居住在墨尔本的我们是该感到庆幸的,且不说墨尔本连年被评为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它充沛的阳光,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城市中的绿洲和森林,友好的邻居,和善的市民,市政建设齐备的居民住宅区,就让我们享受到了心旷神怡,其乐悠悠的感觉。

    回想当初的我们,怀着恐惧的心情,战战兢兢地来到这里,那时的天其实照样是湛蓝湛蓝的,那时的太阳仍然是那个太阳,那时的空气也还是那么的清新。由于我们心里的不踏实,由于我们刚到异国他乡的彷徨,也由于我们对这个国度不了解,我们没有看见美好的墨尔本,我们没有享受美好的墨尔本,甚至我们讨厌墨尔本,一味地在乡愁中徘徊,可见心情对人感官的影响有多么的大。

    十几年居住在墨尔本,我们已经把这里变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家乡。我们说英文,吃中餐,看中国电视剧,交着跟我们同样背景的中国朋友,常常朋友聚在一起,品味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品味着家乡菜肴的滋味,感叹着我们对人生的解悟,但一丝一毫都不敢忘记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黄帝的子孙。我们努力地教育我们的后代学习中文,学习中国文化,尽管有时是差强人意,不那么理想,他们的中文有时是那样的蹩脚,那样地让我们担心,好在我们以及我们的朋友都讲着地地道道,字正腔圆的中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永远都不会斩断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中国根。我不由得感叹道:

    啊,墨尔本,凝望着缓缓流动的雅拉河水,漫步在熙熙攘攘的亚拉河南岸,傍晚的微风吹在我的身上,是那样的宜人,那样的清爽。举头远瞧亚拉河口的游船,侧头瞥一眼亚拉河的对岸,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一个中国汉,远在万里之外的父母可安好?远在万里之外的兄弟姐妹还平安?啊,墨尔本!你叫我怎能不感叹?一边是墨尔本的灯火通明,一边是思绪万里之外的家乡的麦浪、稻田,一边是亚拉河南岸的富足,一边是思绪万里之外家乡街头乞丐的艰难。啊,墨尔本!多年躺卧在你的怀抱里,我已经不能离开,但我的皮肤怎么也不会改变,我仍然喜欢说我家乡的语言,我仍然喜欢吃我家乡的家宴。啊!墨尔本,请你不要责怪,我对你不是不爱,我只是不能丢弃爱我家乡的情怀,因为,我最喜欢唱的歌是“橄榄树”,因为,我最喜欢听的歌是“走西口”和“黄土高坡”。请不要责怪我的恋旧,请不要责怪我的抒怀,因为我毕竟出生在那遥远的万里之外……



    BBS提醒: 请避免提前支付订金、押金等任何费用,请与对方当面沟通,确认资质并看清条款。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收藏收藏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asd1234 发表于 7-4-2015 02:49:02
    写的真的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其他网友还看了 ...

    登录发布 生活求助 搜索

    Copyright @ 2022 Adelaide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User Agreement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