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Adelaidehelp 联系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开启辅助访问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也不怕被逼婚!澳洲逼婚最高坐牢7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大灰狠 发表于 1-2-2015 00:31:33 转发到朋友圈 删帖
    1568 3

    本内容为网友发布信息,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新年已至,"剩男剩女"回家过年,少不了要面对父母、亲戚、朋友的连番盘问:"怎么又是一个人回来?为什么还不结婚?男(女)朋友呢?""中国式逼婚"带来的心理压力不言而喻,而租一个男友或者女友回家过节来蒙混过关成为通常的办法。






    其实,逼婚是世界性难题,"剩男剩女"更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面对逼婚,外国大龄青年们纷纷拿出或聪明或无奈或鱼死网破的方法。

    父母们千万不能让美好的婚姻成为下一代不幸福的宿命。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是否结婚以及与谁结婚……强迫某人结婚是对人权的践踏。"

    --澳大利亚妇女地位部长伊里斯

    美国

    30元假戒指

    对付"感恩节逼婚"

    当无名指上没有戒指时,甚至最自信的单身女性也惧怕回家时的羞愧感,担心受到失望的家人的指责。节假日会给众多单身女性带来压力,美国的单身女性也要面对这一心头之痛,她们称之为"感恩节逼婚".






    如今,一些美国女性会购买假的廉价"订婚戒指",只是为了防止父母和其他亲友的嘲笑和评价自己的单身状态。也许这听起来似乎是在逃避问题,但如果这能长久地堵住他们的嘴,同时你又不会被盘问"你交往了3年的男友怎么还不求婚",那这30美元的投资可够划算了。

    希瑟今年31岁,是纽约的一名律师,由于她的母亲不断纠缠她的婚姻问题,单身的她都快要精神错乱了。她担心这种不断的唠叨不仅会使她精神失常,还会威胁到她与男友托尼的恋爱关系,她的母亲经常询问托尼是否想结婚。

    "我花30美元买了个假戒指,这下她没得说了。戒指真管用,这次回家很愉快!"希瑟说。就在前年感恩节3个月后,希瑟有了真正的订婚戒指。托尼按照他们自己的时间表,在情人节这天向她求婚了,而希瑟的妈妈仍然一无所知。

    英国

    求助

    "内政部逼婚事务组"

    英国"内政部逼婚事务组"由英国政府外交部与内政部联合创立,其宗旨是帮助任何居住在英国境内的人们面对逼婚的难题。其官方网站上提供了随时可以拨打的求助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该事务组在网站上提供了详细的建议,以帮助不同的人群解决逼婚问题。

    事实上,逼婚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英国政府。尽管逼婚事务组近4年来每年处理的实际案例都未超过2000例,但官方研究显示,英国每年被逼婚者很可能多达5000至8000人,女性受害者居多。

    通常情况下,女童或年轻女性被家人带往国外,然后被迫与她们从未见过面的男子结婚,以兑现两个家庭之间的承诺。负责人卡明女士日前向媒体透露,在事务组去年处理的1500多个案例中,有29%的受害者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其中最小的为一名5岁女童。

    近年来,英国男人也面临这样的困扰。据估计,英国每年大约有1万桩逼婚事件,其中20%被逼婚的是男性,80%的逼婚和男子的性取向有关。

    日本

    逼婚未果

    改为代子相亲

    日本社会目前已经陷入严重的少子化和老龄化,而婚龄男女在婚姻问题上又多呈现出比较消极的状态,而这种"随你怎样,反正我不结婚"的坚定态度也让很多逼婚的父母逐渐心灰意冷起来。

    东京都一家婚姻情报服务公司对大龄剩男剩女的父母展开了儿女婚姻情况的调查。受调查者中,认为"子女应该结婚"的父母仅为39.8%,这一结果较之1993年展开同类调查时92.5%的结果锐减。

    当被问及父母是否与未婚子女就婚姻话题展开讨论时,情况不太乐观。选择了"态度比较消极"、"持否定态度"和"完全没有"的受访者中,身为母亲的占48%,而父亲则比例更高,达到69%.

    此外,调查者设置了"如何看待子女独身的问题",以了解父母对未婚子女内心的了解程度。接受调查的父母中有32.3%的人认为应该是"尽管有机会遇到条件不错的对象,但并不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的对象",其次选择比较多的答案是"认为没必要结婚",选择比例达到32%.

    所以,一方面日本大龄青年们打定主意将单身进行到底,另一方面父母和子女就结婚问题实在是难以沟通,最后那些仍然不肯放弃逼婚的家长只好"皇帝不急太监急",决定亲自出马,要代替孩子相到一个满意的对象。"代子相亲"宴会便在这类七旬老年人中流行开来。

    "代子相亲"宴会是一个仅面向父母们的相亲宴会,组织者将参加者孩子的情况做成一本册子,里面主要记载他们的学历、职历、收入、婚姻状况等条件。父母们在宴会开始之前都会熟读这份册子,好在一开始就瞄准目标,然后双方父母根据条件先进行沟通,谈妥了最后才会"请出"自己的子女。

    澳大利亚

    逼婚最高坐牢7年

    澳大利亚不久前出台了一项禁止逼婚的新法律草案。其中规定,用强制、威胁或欺骗等手段迫使他人在违反意愿的情况下结婚,将被视为违法,会受到惩罚。如果该草案顺利通过,那父母包办婚姻,强迫儿女嫁娶,将面临坐牢的惩罚。

    据报道,这个草案的提出与近期的一个案子有关。不久前,一名16岁的澳大利亚少女将父母告上了法庭,称父母强迫她嫁给一名只见过一面的黎巴嫩男人。此前,澳大利亚当局已接到多起牵涉未成年人在内的逼婚案。

    澳大利亚妇女地位部长凯特.伊里斯说:"每个人都有权选择是否结婚以及与谁结婚……强迫某人结婚是对人权的践踏。"

    自公布之日起,有关部门将就这项草案公开征求民众意见,法案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正式获得通过。依据该草案的规定,逼迫子女结婚的父母可能面临最高7年的有期徒刑,同时受害人可以申请经济赔偿。

    实际上,澳大利亚一向不允许逼婚,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多,不同的文化、宗教、习俗融入,逼婚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偏远地区的女性更是因为社会地位低,受教育有限,没有能力反抗。

    BBS提醒: 请避免提前支付订金、押金等任何费用,请与对方当面沟通,确认资质并看清条款。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收藏收藏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MiaQing 发表于 1-2-2015 10:30:16
    怎么可以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kilakila 发表于 1-2-2015 12:39:07
    不错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其他网友还看了 ...

    登录发布 生活求助 搜索

    Copyright @ 2022 Adelaide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User Agreement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