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为网友发布信息,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危琳琳(左)说,语言与文化是与ABC相处的隔阂,但是她与李佳晋(右)相处时就没有这个问题。(记者李荣/摄影)
原文链接>>
虽然不是全貌,但是在美国,多少有「ABC(American Born Chinese,美国出生华裔)跟ABC玩,FOB(Fresh Off the Boat,刚下船,指尚未融入文化的新移民)跟FOB玩」的现象。中国留学生众多的大学中,来自共同背景的留学生很自然地聚在一起,他们讲中文,聊中国电视剧,「要我们出去閒逛一直讲英文,也是很累」。
在加州迪安萨社区学院念书的危琳琳就说,语言、文化、说话方式是留学生喜欢「扎堆」的重要原因,毕竟成长的环境不同,连开玩笑的「笑点」也不一样。「跟ABC出去玩,常常只听话不说话,自己开了话题却又很冷,对方接不上,很鬱闷」。
「几乎说了三句话就冷掉了,」危琳琳说,虽然ABC与中国留学生都是华人,但是隔阂不易克服,现在她的朋友九成以上都国内来的学生。父亲在广州开医院的她,其实并不缺钱,但仍在课后到一间热炒餐厅帮忙,在那边认识同样背景的社区大学留学生,有人开BMW Z4跑车上班、有人开Porsche休旅车,大家打工只是交朋友打发时间。
同样来自中国的Alan也说,他们学校中国学生很多,有钱的更多,入门款的奔驰、宝马不稀奇,先前全校有三辆要价10万元的东瀛战神Nissan GT-R,全数是中国留学生的,另外还有人开悍马车上学。这些豪气的作风,在公立学校的ABC中也相对不普遍。
阔绰的出手与习惯也是不少中国留学生的特点。危琳琳打比方,就拿吃饭来说,中国留学生常聚在一起,菜也常习惯一起share(分享),喜欢叫满一桌菜展现丰盛;而ABC就比较独立,常是各吃各的。此外花钱上,很多中国同学习惯「请来请去」,「特别是跟男生出去,男生都会全付,女生就负责吃就好」。
当然,中国留学生与ABC也不是全然没有交集。在美国出生、五岁时回中国,高中毕业后又来美国的迪安萨大学学生李佳晋指出,她的ABC朋友与中国留学生朋友是「一半一半,我不在乎那一部分(指朋友是ABC还是留学生)」,「只是也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喜欢我,我说话总是没有思考过就先出口了」。
虽然李佳晋多数的成长时间在中国,但她讲英文没有中式口音,作风、穿着与应对也比较洋派,比较像ABC。周间的午后,她与危琳琳走在迪安萨校园,准备竞选学生议员的同校同学上前拉票,危琳琳收下传单道了谢就要离开,李佳晋喵了传单后则与那位学生聊了起来,「这是你吗?我跟你上过同一堂课」。
游走中、美两种文化之间,让李佳晋与危琳琳成为好友,也是危琳琳认识美国的一座桥樑。两人常一起出去,还会互相开玩笑,李佳晋就亏危琳琳说:「她去餐厅帮忙是因为刚跟男友分手,只是无聊啦。」(David)
|
BBS提醒: 请避免提前支付订金、押金等任何费用,请与对方当面沟通,确认资质并看清条款。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